来源|广东侨安律师事务所吴烨律师
过去二十年,通讯行业是科技创新的领跑行业,通讯大厂崛起,形成品牌产品,包括我们引以为傲的民族品牌华为。大厂的崛起带动了相应的配件行业,例如耳机、电池等。配件常会伴随适配型号的问题,“适配某品牌”这样的字眼越来越常见。这就会引发一个法律问题:在什么条件下使用“适配某品牌”才不构成对大厂商标的侵权?
首先,我们必须明确商标侵权的界定。商标侵权通常指未经商标权利人授权,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相似的标志,可能导致消费者混淆误认,从而损害商标权利人的合法权益。然而,如果使用"适配某品牌"是对商品特性的客观描述,是为了说明产品的兼容性或适用性,出现品牌名具有必要性与合理性,出于善意并且不会误导消费者对产品来源产生混淆误认,那么在一定条件下,不构成商标侵权。
这些条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:
1. 主动声明,避免混淆:在产品包装或广告中,可以明确标明"非原装"或"第三方生产"等字样,以避免消费者误认为产品与原品牌有直接关联。
2. 具有必要性与合理性:此处要区分配件的性质,是否为行业通用标准配件。只有适用和兼容性有差异的产品才需要用“适配某品牌或型号”的字样进行说明,不说适配什么品牌什么型号就没办法明确产品的用途,这种情况下适用“适用某品牌”是有必要性的。但是,如果是行业通用标准配件还是某品牌某型号产品专用配件,如果是通用配件,还非说是"适配某品牌"就有傍名牌蹭热度之嫌,属于是为了借助原品牌的知名度获得竞争优势,不诚信的不正当竞争行为。
3. 避免混淆:在使用"适配某品牌"时,应确保整体包装设计、颜色、字体等与原品牌有明显区别,避免给消费者造成混淆。如果第三方生产商在包装设计上模仿原品牌,或者在广告宣传中暗示与原品牌有合作关系,使用"适配某品牌"的字眼,也可能构成侵权。
4. 尊重商标权:即使是为了说明兼容性,也应尽量避免使用原品牌的标志性图案或标识,以免侵犯商标权。
总之,"适配某品牌"的使用需要在尊重原品牌商标权的前提下,合理、适度地进行。只有这样,才能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,满足市场的需求,实现公平竞争。对于企业而言,这既是一种法律风险的规避,也是对消费者负责任的体现。对于消费者而言,这样的规范使用则是对其选择权的保护和对市场秩序的维护。